三国志郭嘉传原文裴松之注 三国志郭嘉传原文及翻译手册

三国志郭嘉传原文裴松之注 三国志郭嘉传原文及翻译手册

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麾下著名的谋士,其传记记载于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中。原文由陈寿撰写,后经裴松之注释补充了大量珍贵史料。本文将完整呈现《三国志》郭嘉传原文及裴松之注,并提供白话文翻译手册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位\”鬼才\”的生平事迹。

郭嘉传原文节选

\”郭嘉字奉孝,颍川阳翟人也。初,北见袁绍,谓绍谋臣辛评、郭图曰:\’夫智者审于量主,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。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,而未知用人之机。多端寡要,好谋无决,欲与共济天下大难,定霸王之业,难矣!\’于是遂去之。\”

这段文字生动展现了郭嘉敏锐的政治眼光。他通过观察袁绍的为人处世方式,准确判断出袁绍难成大事的性格缺陷。

裴松之注重要补充

裴松之为这段记载添加了珍贵注解:\”《傅子》曰:\’太祖谓嘉曰:\”本初拥冀州之众,青、并从之…若有所不济…\”嘉对曰:\”刘、项之不敌…此武胜也。\”太祖笑曰:\”如卿所言…\”\’\”这段对话揭示了郭嘉为曹操分析袁绍必败的十大理由(十胜十败论),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分析案例。

关键历史事件解析

在官渡之战前夕,\”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…诸将皆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\”。这时郭嘉提出了著名论断:\”表坐谈客耳…不足虑也。\”建议曹操放心北征。这一战略判断充分体现了郭嘉对各方势力关系的深刻把握。

人物性格特点分析

裴注引《魏书》记载:\”嘉深通有算略…每有大议…发言盈庭…\”说明郭嘉善于在众人争论时提出关键见解。《傅子》还记载了他\”体弱多病\”却\”达于事情\”的特点。这些注释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智谋超群却英年早逝的天才形象。

白话文翻译要点

将古文译为现代汉语时需注意:1)\”审于量主\”译为\”善于衡量主公的能力\”;2)\”多端寡要\”意为\”头绪太多抓不住重点\”;3)\”坐谈客耳\”可理解为\”空谈家罢了\”。翻译时应保持原文的简洁有力风格。

通过阅读《三国志》原文和裴松之注,我们可以全面了解郭嘉短暂而辉煌的一生。建议读者结合陈寿原文和裴注对比阅读

标签